防水堵漏請慎重,施工選擇需謹慎
點擊量: 日期:2018-07-23
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:
房子時間久了
總是會因為建筑下沉以及開裂導致滲
經常就是隨便找一個修繕堵漏人員
對方修修補補一整天
費用一點沒少反而多了許多附加費
修補完了以后過一到兩個禮拜又發生了滲漏
當我們再找他的事后卻發現電話怎么也打不通
由此可見,防水不單單只是工藝不到位的問題,采用品牌的防水材料也是防水質量的保證。
根據業內專注 人士的調查統計,超過50有防水需求的廠房老板和家庭業主,還是在選不正規的修繕隊做防水堵漏施工,明明知道這種不靠譜,但是還是會去選擇他們,說白了還是業主們不懂防水。
像什么低價攬客、換料賺利、增項收費、交工不顧等等,這一整套“流程操作”,一步一步引誘業主掉入陷阱。
這些年房子滲漏方面的問題一直是居高不下,其中,這種施工人群在房屋滲漏上作了很大的“貢獻”。很多想省事或者省錢的業主,找到他們做完防水后,漏水、地面開裂、墻體剝落的情況依舊發生,這才不免悔不當初。防水維修行業門檻低,但是掌握工藝技術難,想做出來科學 的防水效果,就需要 通過專注 的學習和正確實踐經驗的積累。
雖然他們的施工看起來每平米維修費用要比專注 團隊便宜不少,但是做出來的防水質量也相差很大,涂層稀薄、材料劣質,這一環一環相扣的陷阱,正等著你來踩。
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幾點他們常用的方法:
1、低價接單,用遠低于正規防水公司的費用,誘惑業主。邊做邊增收費用,加上事先沒有采取正規報價單,導致后期出現很大一部分附加費用。
2、讓業主去看已做的或正在做的工地,用更好 的工人、更好 的材料做出來的樣板間,證明自己的“專注 ”程度,誘騙業主上當。
3、有不懂行的業主看到一大篇條框,覺得夠細夠全了,有價錢 又有簽章,不就是個買賣合同嘛,簽了就是了。其實,那些合同都是套用的,關于材料品牌型號和工藝做法都是含糊不清的,約定不了增項控制比例,合同就會不停修改,這樣一來增項、增材料,額外收費變得名正言順。
3、“這些都是更好 的材料,你自己看看。”好像看的確實還可以。
俗話說“一分價錢一分貨”,要低價材料要賺錢,那劣質材料就被拿來充數了。新聞中也報道過,有惡劣的工人甚至“收納”業主買來的多余材料,完事你還得多付錢。
4、完工時,看到的都是面層都還可以,覺得挺“ ”的,應該不會有問題了!短時間內開始看不出異常不奇怪,用久了才發現存在很大的問題。
5、維修是短期工藝,效果才是長期問題。口頭“售后”以貼心方式,讓你覺得有對方態度這么好,施工效果也不錯,應該不會出問題,就算有問題聯系也方便。而當你終于發現質量問題時,就再也找不到人。
市場上總有一些技術不過關的施工隊伍打著專注 的幌子欺騙消費者,他們或使用劣質防水材料,或技術不過關,不但不能解決漏水,滲水問題,還有可能夸大事實,亂收費。
在這里也提醒房屋有滲水現象的小伙伴,在做建筑漏水修繕前一定選擇好正規的防水維修公司,并且事先簽訂正規的施工合同,明確雙方的責任,權利和義務才能保證自身的合法權益。